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马里乌波尔20天
对于马里乌波尔的市民来说,战争是突然降临的。尽管在俄罗斯开启战端之前,美国的情报机构已经对乌克兰进行了警告,但乌克兰这一边几乎是不设防的。因为自1994年12月5日《布达佩斯安全保障备忘录》签署之后,乌克兰在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的安全保证之下,成为历史上第一次自愿放弃使用战略核武器的国家。以此为条件换取俄罗斯联邦、英国和美国“对乌克兰的承诺,根据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最后文件的原则,尊重乌克兰的独立乌克兰的主权和现有边界”,以及“有义务不对乌克兰的领土完整使用武力或进行武力威胁。除了自卫或根据《联合国宪章》规定的其他用途外,不得对乌克兰使用任何武器”等六项义务。
不幸的是,2014年2月,俄罗斯主动入侵乌克兰,之后占领并宣布吞并克里米亚半岛。虽然此举因明确破坏之前备忘录中的协议,而广受国际社会的谴责,但由于当时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暧昧态度,导致俄罗斯此次入侵和占领行动并没有受到实质上的外部抵抗,同时也为八年之后俄罗斯重燃战火,全面入侵乌克兰埋下了危险的伏笔。2022年2月24日,当美联社记者和前线摄制组驶入马里乌波尔市区的时候,“战争的开始不是爆炸,而是寂静”,透过镜头可以看到这里地势平缓,街道整洁有序,基建档次不低,至少达到中国二三线城市的水平。这座美丽的滨海城市,不仅有庞大的钢铁厂,亦是通往克里米亚的要冲之地,因此不难猜测俄罗斯倾尽全力两面夹击这里的原因。
记者在街头发现一个被吓得不知所措的遛狗老太,成为采访到的第一个对象。见她惊慌失措,记者劝她赶紧回家,还天真地安慰老太,说俄军不会轰炸民房也不会射杀平民百姓。可他到底图样图森破,马上就有民房被俄方导弹击中,燃起熊熊大火。几小时之后记者更在医院与老太重逢,她也哭诉自家被炸…面对如此啪啪打脸,记者只能低头认错道歉。在防空警报的轰鸣中,市民仓皇逃进地下室,其中不乏有人牵狗抱猫,还有一爷爷(真)提桶跑路,里头装着只乌龟,他喃喃道“它也想活命”。还有年轻人养的荷兰猪,大概是带着逃命过程中不慎滑落,所以便出现了自家的宠物在大街上到处乱窜,主人拼命追着想要捉回它的搞笑场面。地下室里一年轻的女子流泪哭诉说自己想回家想回去工作,说自己是乌克兰人在这里过得好好的,不想当俄国人。但无情的现实是,基本上处于“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状态的乌克兰,既缺乏足够的兵力也没有武器能够组织起有效的反击。看到这里不禁感叹:泽连斯基真是太难了!
马里乌波尔市内甚至连食物和饮水都供应不上,婴儿,孩童,青少年…被炸的满身是血,父母抱着孩子到医院抢救,但终是无法挽回的死亡结局,悲痛欲绝…坚守岗位的医生们也面临药品物资的短缺。停尸房很快就塞满了,只能暂存在地下室或空置的储藏室。空袭来临,正在抢救伤者的医生被迫离开有窗户的房间,他们能做的极其有限……接着供电跟不上,再后来医院也被炸了。记者躲空袭时发现天空中掠过的飞弹投向医院的方向,待他带着摄影师赶到时,医院已几近废墟…人们七手八脚地抬出伤者,开始有士兵参与救援…一临产的孕妇被救护车送往另一家医院。后来记者去那儿找医生打听到消息:她死了,连同腹中的胎儿。
由于通讯中断,记者需前往特定地点,才能对外传送出影片和信息,这些属于马里乌波尔亚速钢铁厂之外普通市民的血与泪。作为市内最大的单一防空洞的马里乌波尔剧院里,早已挤满了避难的老人和孩子……他们后来的命运没有被摄影机的镜头拍下来,但结局我们都知道了:被俄军炸毁,死伤难料。在坚守的最后几天里,记者一直躲在在医院楼上拍摄,有Z字坦克在街道上到处乱轰的镜头,它炮口甚至一度直指医院……直到记者撤离这座满目疮痍的城市时,才见有士兵携带着毒刺的炮筒,这是来自外部的援助。
在今年获得奥斯卡奖的《马里乌波尔20天》,的确是一部非常好的纪录片,结构简洁,内容真实,所以震撼人心。上个月有幸通过大学组织在市中心的影院中观看了它,有意思的是映前广告中,出现了两则不同兵种的征兵广告,似乎预示着这世界的和平已是岌岌可危。该影片在真实记录下俄罗斯对乌克兰平民所犯下的战争罪行同时,也没有忘记展现俄罗斯方面颠倒黑白的虚假宣传叙事。按照普京的说法,一个军事实力排名世界第二的核武器大国,居然因为担心一个根本没有核武器的邻居可能发动的武力攻击所以主动挑起战争,这怎么看其中的逻辑都很成问题。
关于俄罗斯为什么会发动战争入侵乌克兰,学术上也是众说纷纭,其中以美国著名的国际关系专家米尔斯海默的观点最有争议,他认为是北约东扩导致的这场战争。去年有一门涉及国际地缘政治的课程,将这位芝加哥大学教授的几篇学术论文列入必读材料,所以我还挺熟悉他的“新现实主义”理论。但读过之后,我发现自己很难认同他的大部分论述,当然也包括俄乌战争。在这门课的学习过程中,我通过仔细研究俄罗斯在后冷战时期的民主转型失败经验,得出普京其实并没有如同外界以为的那样对自己的治理充满信心的结论,因此这场针对乌克兰的侵略战争,不过是政治强人的一场企图复兴帝国主义的旧日幻梦。
尽管《马里乌波尔的20天》的导演切尔诺夫在获奖感言中说:“希望自己从来没有拍过这部电影…希望能够用这个来交换俄罗斯永远不要攻击乌克兰…”但在我看来,当我们无法阻止已经发生的事情,那么将它认真记录下来也是一种责任,以及勇气的展现。这场战争仍在持续,乌克兰人民在水生火热中苦苦挣扎,但作为异国的侵略者和家国的捍卫者之间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够理清这两者的不同。
最后,愿乌克兰取得最终的胜利,加油!
近来可好?似乎很久没有更新了,看到更新很是意外。一直是默默关注,快20个年头了,愿一切安好!
谢谢🙏~也愿你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