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误导

清晨的风,凉凉地吹在脸上,连续两周的高温艳夏在一场及时的大雨中褪去了高烧。湿润的空气中带著一些雨水的味道,能再次呼吸到如此干净的气息实在是一种久违的清朗,昨晚由于天气闷热而失眠所带来的倦意一下子被这清爽的空气赶走了……

“真美──”

我就这样想著,坐到电脑面前……不知为什么,这时我想起了美国的Mitch Albon所著的《 Tuesdays With Morrie》(中译《相约星期二》)中那位慈爱的莫里老人。这是一本让我感触良深的书,不管是在人生、世界、文化、感情、金钱、特别是死亡上,莫里老人都有著自己独特的诠释。他的境界,令每一个人叹服钦佩,我甚至认为就算是“伟大”这个词用在他身上都显得庸俗。

对于人生、世界以等等的一切,一直以来,我都有一些巨大的困惑,其中尤为困惑的一点是:“人,活著,到底是为了什么?”我们的文化,吸引人们关注的是:上学、考试、就业、升迁、赚钱、结婚、贷款、抵押、买房、买车、装修……诸如此类的一大堆实利琐事,一切都是为了活下去,而且人们也总是企图按照世俗的标准活得像样一点。大家似乎从来没有在这样的思维模式中后退一步,审视一下自己,问一下:“难道这就是我一生所需要的一切?”每个人真实的需要被掩盖了,“需要”变成了“想要”,而“想要”的内容来自与左顾右盼后与别人的盲目比赛。在这种文化氛围与社会大流中,我一直抵抗著这样的生存方式,我不想自己与别人一样,我所希望的是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路,然而在荆棘中开路结果是很明显的──那就是把自己变得伤痕累累。我始终在思考著,可是困惑与疑团却不断扩大著;有时侯,我都不得不怀疑──出问题的是不是自己?

而莫里老人却给了我这个长期以来百思不得其解问题的答案,他认为,这是由于人类的文化和教育所造成的一种错误的惯性,一代一代误导下去。“拥有越多越好。钱越多越好。财富越多越好。商业行为也是越多越好。越多越好。越多越好。我们反复地对别人这么说──别人又反复地我们说──一遍又一遍,直到人人都认为这是真理。大多数人会受它的迷惑而失去自己的判断能力。”他说,“我们的文化并不让我们感到心安理得。你需要十分坚强才能说,如果这种文化没有用,就不要去接受它。许多人过这没有意义的生活。即使当他们在忙于一些自以为重要的事情时,他们也显得昏昏慵慵。这是因为他们在追求一种错误的东西。你要使生活有意义,你就得献身于爱,献身于你周围的群体,去创造一种能给你目标和意义的价值观。”

我想他是对的。

所以,我开始我行我素,“做自己想做的事,说自己想说的话。”是我永远的座右铭。我知道要做到这一点是容易的,也是不容易的,关键都掌握在自己手中,我也正努力朝这个方向去做。

其实,在这样一个凉爽夏日里,我很不愿意用这么一个沉重而又严肃的话题来做“流光魅影”的开场白,可是在不知不觉中就写下了这许多文字。我也许是想欢呼的吧?欢呼自己在朝人生目标的行进路程上又前进很大的一步,INTERNET毕竟是个言论自由的空间啊,不是吗?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Back to Top